而环保设备产业,近来更是暖风频吹,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此前出台的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共组哟方案》、《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等,近日,更是发布了《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将环保设备作为了治理环境污染的利器。
他表示,所有世界范围内的环保税都有一个双重红利在里面,第一个是用经济手段来遏制环境污染排放,第二个是通过遏制污染物排放得到的资金来保护环境。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巨大。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指出,未来环境保护税推出以后,与此前新环保法中规定的按日计罚制度、环境司法手段等相结合,有助于给排污企业施压压力,促使其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专家认为,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环保收费标准问题,倒逼企业主动减少污染。应税污染物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蓝瑛指出,环保税的征税工作相对专业:征税要符合环境容量的变化,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骆建华说,将来,实施环境保护税后,再结合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成本内部化措施等,可以降低监管成本,更能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市场需求,一举多得。
诚如在工业方面,虽然也排放大量污染物,但由于环保执法不严等原因,市场需求一直较小。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决定在工业领域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即由此前的谁污染、谁治理改为谁污染、谁付费,希望借此解决工业企业的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在你看来,今后运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推动环保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马军:我们希望把蔚蓝地图做成一个为公众提供环境信息服务的APP。
目前,在水质方面拓展数据来源已经有了初步尝试,那就是黑臭河举报。除了山东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比如浙江,都在对此积极跟进,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尽管环保信息公开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数据搜集的速度在不断提升。
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这些信息直接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来。有关部门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把后台与我们的后台进行了联通,这是政府部门与环保组织平台第一次进行互联互通。

蔚蓝地图之所以能得到更多的回应,就是因为基于大家都能够认同的数据,基于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安装监测设备所提供的数据。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三年前,没有什么城市监控PM2.5,到今天,有四百多个城市都在发布实时数据。以某污染企业为例,既可以看到当前的监测值,也可以查阅历史排放数据。
新媒体互动性作用不小媒体:蔚蓝地图APP上线运行已有一段时间,在你看来,运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推动环保工作有哪些好处?马军: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可以有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尤其是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后,可以非常便捷地传播环保信息,让公众充分了解环保工作。有些时候,新媒体上传播的一些信息无法完全确认。媒体:为了更好运用信息技术、新媒体推动环保工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强化制度保障?马军:要想用好新媒体推进环保工作,需要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保障。这样就能把彼此所掌握的信息更好应用起来,比如蔚蓝地图的用户得到线索并拍照后,可以直接进入上述两个部门的平台举报。
一旦得不到满意回应,公众很难有继续提出意见的空间,也就是说,很难和环保部门产生及时的沟通和互动。企业回应不回应,都处于公众的注视之下。

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对于一些污染问题,可以形成围观效应,让更多人参与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向环保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这也成为新媒体参与环保信息公开的一个例子。
随着实时数据的发布,整体数据的量有了很大提升,包括实时空气质量以及少量实时水质,还有大量企业废水、废气的实时数据。目前在有的省份,比如山东,环保部门对于蔚蓝地图的举报基本上都会去处理,这方面的工作是做得很不错的。不过,这些方式基本上还是属于单向度的,互动性比较少。这就使得各方都能够在权威数据的基础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媒体:目前,环保部门对于信息技术、新媒体参与环保工作持怎样的态度?马军:一些环保部门也看到了新媒体有利的一面,能够帮助环保部门处理一些难以处理的举报每天21时前,指挥中心将前一天20时至当天20时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排名,并将浓度高的前10名通过传真的方式发送至莲池区、竞秀区和高新区,以及徐水区、满城区和清苑区。
被通知人或单位需要马上到点位周边进行排查工作,并在三小时内将点位周边情况和处理措施反馈至指挥中心。精准监测监督指挥中心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电话、对讲、微信和纸质材料的方式直接联系相关点位责任区,做到指令整点下达、排名每日发送。
监测系统平台每10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平台监测数据,实时记录各观测点位数据变化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研判,针对污染情况进行整点推送。截至12月4日监控系统共计发布小时指令21条,日报排名涉及点位数量235个,反馈污染内容主要包括:工地施工、道路扬尘、散煤(劈柴)燃烧和其他污染。
指挥中心通过日志方式对当天情况进行文档记录。据悉,监控系统应用以来,给管理监督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以往人员拉网式排查工作强度大、人员需求多,在指挥中心应用网格化监测系统后,可以及时准确锁定污染区域下达巡查指令。
网格化精准监控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就是采用最新的微型化、小型化的组合监测技术,针对城市居民区、农村乡镇、重点工业企业、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区域边界、污染物传输通道等多种环境监测对象和监测参数,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布点,组成群体式协同监测网络和专业性的数据校准体系,达到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目前,保定市安装近600套设备,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工业集聚区、建筑工地、城中村、城区环路和主干道、交通路口等区域进行重点布设,实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水平。针对河北保定市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保定市日前成立大气污染精准监测监督指挥中心,配备网格化精准监控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安装近600套设备,助力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于中心区及周边区进行整体管控,实现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
常规空气站监测设备体积大、成本高、配套设备多,无法实现大面积推广,而网格化精准监测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和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测量技术相结合,各网格间功能相辅相成;各种类型设备有效组合使用,建立完善的、专业性极强的数据校准体系,保证数据质量的准确可靠。同时,在城区近郊传输通道上建立区域传输观测点,用于该地区大气污染传输扩散研究,研判污染输送来源及传播过程。
各区需要在第二天17时之前将点位周边的排查情况和处理情况反馈至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进行相关档案整理和登记精准监测监督指挥中心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电话、对讲、微信和纸质材料的方式直接联系相关点位责任区,做到指令整点下达、排名每日发送。
每天21时前,指挥中心将前一天20时至当天20时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排名,并将浓度高的前10名通过传真的方式发送至莲池区、竞秀区和高新区,以及徐水区、满城区和清苑区。被通知人或单位需要马上到点位周边进行排查工作,并在三小时内将点位周边情况和处理措施反馈至指挥中心。
各区需要在第二天17时之前将点位周边的排查情况和处理情况反馈至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进行相关档案整理和登记。同时,在城区近郊传输通道上建立区域传输观测点,用于该地区大气污染传输扩散研究,研判污染输送来源及传播过程。指挥中心通过日志方式对当天情况进行文档记录。网格化精准监控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就是采用最新的微型化、小型化的组合监测技术,针对城市居民区、农村乡镇、重点工业企业、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区域边界、污染物传输通道等多种环境监测对象和监测参数,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布点,组成群体式协同监测网络和专业性的数据校准体系,达到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
据悉,监控系统应用以来,给管理监督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以往人员拉网式排查工作强度大、人员需求多,在指挥中心应用网格化监测系统后,可以及时准确锁定污染区域下达巡查指令。常规空气站监测设备体积大、成本高、配套设备多,无法实现大面积推广,而网格化精准监测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和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测量技术相结合,各网格间功能相辅相成;各种类型设备有效组合使用,建立完善的、专业性极强的数据校准体系,保证数据质量的准确可靠。
目前,保定市安装近600套设备,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工业集聚区、建筑工地、城中村、城区环路和主干道、交通路口等区域进行重点布设,实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水平。针对河北保定市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保定市日前成立大气污染精准监测监督指挥中心,配备网格化精准监控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安装近600套设备,助力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对于中心区及周边区进行整体管控,实现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截至12月4日监控系统共计发布小时指令21条,日报排名涉及点位数量235个,反馈污染内容主要包括:工地施工、道路扬尘、散煤(劈柴)燃烧和其他污染。 |